中国旅游信息港   更全更新信息实报!
国内游

着力于四个字——“在知爱建”

来源:来源:中国旅游信息港     作者:润山     发布时间:2024-10-08     

  城市形象的构成,不仅仅在于物质层面的城市发展,也在于精神层面的文化搭建。

  今天的滨州,正力图通过一个名为“在知爱建”的主题实践活动去努力实现城市形象由内至外的转变。

  对于初到滨州的人来说,或许不知道“在知爱建”是什么,而对于“在滨州”的人而言,“在知爱建”已经成为一个符号、一种理念深入人心。

  撰文/杨萌 陈明一 姜迪

  播种

  2023年,一档叫《对话滨州》的全媒体访谈栏目广受好评,在“开栏的话”中这样写道:

  也许,你生在滨州;也许,你长在滨州;也许,你奋斗在滨州;也许,你叶落滨州。无论你是与滨州情定终身,还是滨州的匆匆过客,无论你是从天南海北来到这里,还是从这里奔赴星辰大海,请你记住,滨州,是你永远的家,给你最深沉的爱……

  字里行间都透露出这座城市的温度和深情。

  这个节目自2023年9月开播,参加的有企业家,有大学教授,有科研骨干,有文化名人……他们用最朴实的话,诉说着滨州的发展变化、与滨州的不解之缘以及对滨州深情的祝福与爱。

  借助这个平台,许多滨州故事也走入大众视野,为人们所熟知,而其所弘扬的价值理念,同样着力于四个字——“在知爱建”。

  “在知爱建”是什么?这个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22年,当时滨州市委书记宋永祥首次提出了“在滨州、知滨州、爱滨州、建滨州”(简称“在知爱建”)的概念,并进行了系统深刻的阐释。

  “在滨州”,是一种状态,只要生在滨州、身在滨州、心在滨州,都“在滨州”,都是自家人。

  “知滨州”,是一项前提,只有全面了解滨州,才会深深爱上这座城市。在全市“在滨州、知滨州、爱滨州、建滨州”动员大会上,宋永祥用好品滨州、好人滨州、好客滨州等“15个滨州”,为滨州画了像,这座城市的魅力跃然纸上。

  “爱滨州”是一腔情感,把滨州人内心的乡土情,激发为城市的自豪感,广泛凝聚起“滨州是我家,发展靠大家”“滨州发展,人人有责”的坚定思想共识、共同价值理念。

  “建滨州”是一份责任,通过全面发动、全民动员,把全社会建滨州的积极性调动起来,把建滨州的责任担当起来。

  就像“在知爱建”原创歌曲唱得那样,“黄河和渤海,铺开大舞台,每个人都是主角都是王牌……在知爱建一起来,幸福滨州由我们自己主宰。”

  耕耘

  在知爱建做什么?

  “一年来,广大企业家面对困难不畏惧、以梦为马勇向前,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,我们衷心感谢各位企业家,向企业家们致敬!”1月15日,在滨州市“两会”上,市委副书记、市长李春田作《政府工作报告》时,特别致敬滨州的企业家。

  魏桥创业集团是滨州本土企业,2023年营收突破5200亿元,连续13年进入世界500强,连续14年位居山东民营企业榜首。

  集团董事长、滨州市企业家协会会长张波在《对话滨州》栏目中真诚说道,我们滨州的企业家队伍愿意立足滨州,发展滨州,造福滨州人民。同时,我们也迫切希望,党委政府能帮助滨州企业家实现更多梦想,实现建设家乡、奉献家乡的梦想。

  同时,2023年,滨州市企业家协会建立了“安心”纾困基金,对因大病、天灾、事故等原因致使家庭(个人)支出大、负债多,在落实各类保险、救助政策后,仍然十分困难的滨州市户籍的家庭(个人)或在滨州辖区内企业工作的职工积极开展救助工作,救助金额最高可达50万元,有效构建起强有力的社会救助支持网络。

  外商企业同样如此。滨州阳信长威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台湾独资企业,30多年来扎根滨州、建设滨州,与滨州发展同向同行。企业负责人由衷表示:“虽然是外商,但我们也要开展‘在知爱建’主题活动,我们也要深度融入滨州发展大局!”

  在滨州,无论是本土还是外资企业,正通过科技创新,发展新质生产力,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,并热心公益、造福社会。而滨州也不负期待,以一座城市的名义致敬企业家,连续举办滨州企业家大会,连续开展“滨州企业日”活动,深入实施成就企业家梦想行动,2023年以来就有6100多个企业家梦想变为现实,“滨周到”营商环境品牌越擦越靓,努力实现企业与政府的“双向奔赴”。

  如今,滨州拥有41个工业大类中的38个;高端铝业、精细化工、智能纺织、食品加工、畜牧水产五大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2023年总营收超过1.2万亿;53项产品产量或市场份额位列全国第一,15项位列全球第一;培育了1家世界500强企业、5家中国500强企业、6家中国民营500强企业、9家中国制造业民营500强企业;全市18家企业入围山东民营企业200强、资产总额列全省第1位;连续三年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,连续七年入选全国外贸百强市。

  有人感叹,我们总是特别擅长城市治理,制定规则,但缺乏人文关怀。不论是城市设计,建筑规划,总觉得生硬,很少让人觉得亲切和亲近。

  然而滨州却打破了这样的刻板印象。

  滨州提出“在知爱建”概念时,就曾为其赋予这样的初衷——希望天南地北的每一个滨州人、每一个在滨州工作生活学习创业的人,都要从自身做起、从身边小事做起,做品质滨州的建设者、见证者,全力讲好滨州故事,全力推动滨州发展。

  成长

  三年的时间里,“在知爱建”早已从一种概念内化为城市的气质,并最终为城市赋予了全新的生命力。

  面对自2019年以来因钢铁、电解铝、地炼、焦化等产能转移造成的1247亿元的产值“窟窿”,滨州不发牢骚、不怨天尤人,理性而思、自觉而谋、主动而为,千方百计弥补产能转移影响,全市工业经济保持了企稳回升的态势。

  2023年,滨州负重前行,GDP增长5%,其中第三产业增长7.8%,列全省第1位;规上工业利润总额增长80.9%,列全省第3位。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达到3.72%,连续三年保持山东省第1位。

  能够在逆境之中实现城市的重新崛起,究其原因,所依靠的恰恰是“在知爱建”凝聚起来的强大向心力。

  伴随产业的复苏,2024年初滨州打响了“招商引资、项目建设、工业经济”三大战役的开年“第一枪”,开启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。2024年上半年,滨州全市GDP增长6.3%,列山东省第4位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%,列山东省第1位。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6.7%,“四新”经济增加值增长10.2%,均列全省第1位。1-8月份,滨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.6%,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5.1%,税收收入增长11.3%,均持续保持山东省第1位;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.3%,进出口总额增长16.1%,均列山东省第4位;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7.2%、9.1%,分列山东省第5位、第3位;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.1%,连续51个月高于山东省平均水平;全市新签约实体产业项目262个;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4.7%、列山东省第2位。

  滨州这座城市的改变远不止此。

  作为兵圣孙子故里,滨州市深化拓展“17个起来”主题宣传行动,连续举办十六届海峡两岸(滨州)孙子文化论坛,渔鼓戏《今夕何夕》成为首部参加国际实验戏剧节的山东剧目,成功举办全国美丽乡村优秀曲艺节目展演、首届全国戏曲稀有剧种优秀剧目展演等活动并实现长期落户滨州,城市文化品牌不断擦亮,文化“两创”在滨州焕发勃勃生机。

  最重要的,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不断提升。

  滨州就业、医保、低保、社保水平持续保持山东省前列,2022年197项、2023年158项民生实事全部完成,2024年坚持“坐到群众炕头,想到群众心头,干到群众点头”,接续实施12类161件民生实事,已提前完成58件。2024年1-8月份,全市民生支出占比达80%,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.1万人,9类困难群众保障水平持续提高,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评价中连续两年位居山东省前3位。“强校扩优”实现乡村学校全覆盖;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,市主城区73项城建项目稳步推进,滨州“鸟巢”、“兔窝窝”儿童乐园、黄河大桥南延工程等项目建成投用;累计打造24个省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、634个和美乡村示范村。滨州努力让一件件看得见、摸得着的实事惠及千家万户,把“群众的呼声”变成“幸福的掌声”。

  “在知爱建”为滨州带来的不只是城市产业的日新月异,更是献给每一个普通人的赞歌,生动地讲出了生活的真谛与意义,其能够带领观众深入滨州蓬勃发展这种表征的背后,触摸城市的内在律动和生命呼吸,展现出它的现实厚度和人性温度。

  一个很好的例子是,近年来,滨州在各行各业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,有40人入选中国好人、452人入选山东好人,评选滨州好人658人,以文明之光照亮满天星辰。

  对外是城市形象的塑造,对内则是城市气质的涵养,在城市的守望之下,不同主体共同前进,夯实了滨州城市发展的底座,也把最生动的滨州故事演绎得丰富多彩。

  蝶变

  迄今为止,“在知爱建”已走过三年。三年时间,“在知爱建”的个别地方可能仍有不完美,但收获的更多是热情、是赞美,是400万乃至更多“滨州人”同心同向热烈的奔赴——这或许并不应单纯归结于滨州人与这片厚土的共情,更在于其所表达的人文内涵。

  “在知爱建”为城市带来了什么,本就是一个值得探寻的命题。毕竟,从无到有、从新到优,三年的时间里,“在知爱建”已经成为滨州的一张名片,不断为这座城市发展提供平台、资源、思想的价值。

  现在的滨州,已经是全国双拥模范城市、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、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、中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示范市、中国优秀旅游城市、国家卫生城市、国家园林城市、国家森林城市,正全力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、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,打造全国首个“心安城市”。几乎在城市维度的每个层面,滨州都拿出了足够亮眼的成绩。

  现在的滨州,正成为八方英才“齐聚”的高地。大力实施百名高端专家、千名硕博士、万名大学生进滨州“三进”工程,迭代出台人才新政,连续举办五届滨州人才节,每年引进本科以上大学生超过1.5万人。越来越多的人才,选择在滨州追梦、圆梦。

  理想的城市最终是什么面貌,这个问题或许极难回答,但可以肯定的是,不只有经济发展与物质生活,也应该有深沉的人文关怀。置于这座城市提升的整体力量驱动下,也许在未来,比起读懂“‘在知爱建’为这座城市带来什么”,我们更应该骄傲的,其实是“城市提升给‘在知爱建’带来什么”。

  透过“在知爱建”,我们得以看见更为广博深远的滨州文化、滨州价值、滨州力量,探寻这座城市内在的潜力,探寻这座城市在不断变化发展过程中不一样的文化内核,叙述城市生长的价值,展现城市提升的成果。


热门推荐

更多 >

专题

更多 >
国内游定日珠峰生态文旅融合发展推介暨绿皮书
节庆游古北水镇国庆盛宴将启,邀您共赏“光之
国内游日坛公园金秋盛放,创新融合演绎CBD
节庆游文化和旅游部多举措丰富国庆假期文旅供
旅游视界1.8万余株古树享个性化管护,绿色“

精彩图片

更多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