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旅游信息港   更全更新信息实报!
旅游视界

母亲,是我们的底气,有母亲的地方便是永远的港湾。

来源:来源:中国旅游信息港     作者:王艳     发布时间:2022-05-10     

  老舍曾说“人,即使活到八九十岁,有母亲便多少还有点孩子气。有母亲的人,心里是安定的。”

  母亲,是我们的底气,有母亲的地方便是永远的港湾。

  “子欲养而亲不待”,人生最大的痛莫过于此。

  2000多年前,一位无名孝子在失去父母后,写下一首诗,“哀哀父母,生我劬劳”,一字一泪,说出了多少人心底的痛,为人子都该读一读。

  这首诗名为《蓼莪》,出自《诗经·小雅》,作者是何人,已无从考证。

  至于背景,有两种说法,《毛诗序》认为这是首讽刺诗,讽刺的对象是周幽王,因他不仁,使人民劳苦,以致孝子无法终养父母。

  但北宋的欧阳修却有不同的看法,他认为这首诗只是单纯地抒发了孝子不能行孝的悲痛之情。

  从整首诗的内容来看,委实看不出有“刺幽王”之意,但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“子欲养而亲不待”的那种孤苦、愧疚、懊恼的情感,千百年来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。

  清代文学家方玉润如是评价“此诗为千古孝思绝作,尽人能识”,我深以为然。

  诗歌前两章以“蓼莪”起兴,表达了对父母深切的悼念之情。

  这里提到了三种植物,“莪”、“蒿”、“蔚”。

  “莪”是一种可以食用的野菜,因它抱根丛生,所以人们又称它为“抱娘蒿”。

  “蒿”、“蔚”是野草,皆不可食用,而且都是散生的。

  诗人误把“蒿”和“蔚”看成了“莪”,待发现弄错后,又由“蒿蔚”的散生和无用联想到不成材的自己。

  父母劳心劳力将自己抚养成人,而自己不成材,甚至无法尽到终养之责,可以想象诗人的心中该有多痛苦。

  而接着的第三章,又是一个比喻,进一步加深诗人的这种痛苦之情。

  子女如罍,从父母的瓶中汲水,直至耗尽,诗人以“瓶”喻父母,以“罍”喻子女,写透了父母对儿女的奉献。

  原本瓶和罍是可以相资以为用,然而事实却是罍无储水可汲,或者说瓶等不到罍的注水,所以诗人以之为耻,甚至发出了“不如死之久矣”的悲号,愧疚懊悔之情不言而喻。

  而最后的“无父何怙”四句则是刻画了一个无所依傍的孤苦形象,悼念之情由此可见。

  再来看第四章,诗人连用了九个动词,写尽了父母的生育、养育、教导之恩。

  需要注意的是不断重复的“我”字,第一人称的写法,给人真切的感受,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自身,正如清初文学家姚际恒在《诗经通论》中所言“勾人眼泪,全在此无数‘我’字”

  而最后两章又是起兴的写法,诗人以“南山”和“飘风”起兴,将自己失去父母、无法终养父母的凄苦、悲怆之情推向了顶端。

  值得玩味的是“烈烈”、“发发”、“律律”、“弗弗”这些叠词的使用,不仅读来朗朗上口,更是加强了语气,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。

  其实,《诗经》中有不少篇目都提到了“孝”,例如《凯风》、《卷阿》、《葛覃》等等,但影响力最大的还属这篇《蓼莪》。

  《晋书·孝友传》记载,诗人王褒在父亲逝后,每每读到《蓼莪》这首诗便泣泪涟涟,门下学生为了不让其触景生情,学《诗经》时特意废除了这一篇。

  无独有偶,南朝著名上清派道士顾欢在天台山授徒时,讲到《诗经》时同样绕过了这首《蓼莪》。

  之所以会如此,大概是因为这首诗戳中了很多人心底的痛。

  人生没有永远,来日并不方长。

  历尽风雨,过尽千帆,蓦然回首,我们才发现叫一声“妈”有人应,是何其的幸运和幸福。

  树欲静而风不止,子欲养而亲不待,愿你永远不要有这样的痛。


热门推荐

更多 >

专题

更多 >
户外游立夏绿荫诗词六首:却从立夏晴多日,策
国内游《千里江山图》以3.2亿港元成功落槌
旅游视界早夏楝花美词五首:楝花天气耐相思
户外游“鹅鸭不知春去尽,争随流水趁桃花”,
户外游“鹅鸭不知春去尽,争随流水趁桃花”,

精彩图片

更多 >